地产还没上市,13家物企“先走一步”
中国宜居网日期:2021-07-23 18:51:13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 ??物企风口到底还能存续多久,一直在讨论却始终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奔赴上市的物企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即使在港交所提高上市门槛,物企估值...

??物企风口到底还能存续多久,一直在讨论却始终没有定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奔赴上市的物企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即使在港交所提高上市门槛,物企估值在挤泡沫,仍未减缓地产分拆物业上市的热情。

??7月8日,随着田明敲响那面代表朗诗绿生活上市的铜锣,正式进入交易市场(A股+H股)的物企已经来到50家。不过还有27家物企排队等待,其中有第三方物企,但更多的是从房企中分拆出来的物业公司。

??甚至于有些地产公司还未上市,却抢先一步将物业推入了资本市场。随着地产行业融资条件愈加收紧,这样的情况在逐渐增多。就目前排队物企而言,有7家物企的地产母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

??趁着风口,物企被推到台前,但这背后,地产母公司所筹谋的不仅仅只是“跟风”,还有更多的计算。减缓地产的融资、债务压力,让“二代”掌管地产前先练练手,或是吃物业上市红利来“反哺”地产。

??13家物业先于地产上市

??先于地产上市的物企队伍正在壮大。

??这部分物企受限于地产公司的实力,规模并不出彩,依靠母公司输送的面积增长也不稳定。不过即使这样,其对于母公司的依赖也不低。

1

??据乐居财经统计,已经上市和递表的物企中,共有13家物企关联的地产公司还未上市。

??物企跳过地产先上市,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截至发稿,已经上市的50家物企中有6家的关联地产没有上市,而正在排队的27家物企中,没有上市的地产公司已经达到7家,地产未上市比例有所增大。

2

??先于地产公司上市的13家物企,有不少项目来自母公司的输送,但是相较而言,地产对于物业规模和增速的提振较小。截至去年底,12家物企(特发服务无数据)的平均在管面积约为1960万方,有四家物企的规模尚未突破千万。同期,其平均规模增速也较低,约为37.9%,不过来自关联地产公司平均规模却不低,达到68%,最高超过九成。

??上市较早的和泓服务,算是这“先锋队”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去年,其规模增速最快,达到118.2%。其中有很大部分的面积来自第三方的增拓,去年来自第三方地产开发商的订约建筑面积占比为57.5%,较2019年的35.3%增加22.2个百分点。

??而在快速增拓的背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实控人刘江多次配股融资,一年内股份稀释20%。

??相比和泓服务的高速增长,其他物企的增速则主要集中在5%-50%之间。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规模增速不到10%的俊发七彩服务和融汇悦生活,新近递表对地产的依赖度较高。乐居财经了解到,二者的地产输送的面积占比分别为89.5%、98.2%。

??恶性循环

??将物业先送上市,或许也是部分地产公司的无奈之举。有些地产公司多次冲刺资本市场无果,而又逢物业受到资本青睐,所幸跳过地产率先分拆物业上市,从而减轻地产的债务压力。

??不过,这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资本市场看重出身,地产实力不足不予上市,其对应的物业在比拼背景时或许也会稍逊一筹,进而造成地产助力物企较少,而物企“反哺”也不多。

3

??乐居财经统计了解,率先分拆物企上市的地产公司,其或多或少都有过股权出质的情况。13家地产公司中,海伦堡的历史出质股权次数最多,高达66次,其次为和泓置地集团与卓越地产,历史出质股权为30次。

??股权或抵押给银行,或抵押给其他公司,总之想方设法在筹措资金。海伦堡地产在积极谋上市,不过两度递交招股未过。地产的重资产特点让企业承受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随着地产融资渠道的收紧,中小房企的处境越发困难。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企的拿地速度。

??随着22城第一轮土拍的结束,房企上半年的拿地也告一段落。此次土拍,有300多家企业参与了795宗土地的竞拍。上述13家地产公司中,仅有三家的身影出现在拿地名单中。分别是卓越地产拿地7宗,新希望地产拿地3宗,以及海伦堡拿地2宗。

??拿地速度放缓,其土储建面也将受到影响。据克而瑞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卓越地产、康桥集团、海伦堡、俊发地产的土储分别为1634.4万方、1652.9万方、2451.1万方、1665.2万方,排在土储TOOP100的40-60位之间。榜单最后一位面积为579万方,其他地产的土储或许还未达到这个数字。

??市值、估值遇冷

??不同于上市前的模糊状态,迈入资本市场的物企要将规模、业绩等一些列数据曝于大众的视野之下。数据摊开,资本看中的往往是物企持续增长的“长跑能力”,而非短时的爆发。

??基于这样的原因,有着稳定项目来源的物企可谓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由于这些未上市的地产公司本身能够帮衬的资源有限,物业公司对资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4

??已经上市的6家物业公司,首日收盘的价格都较开盘时略走高。不过其整体股价一直偏低,以至于市值和估值未能迎来强势增长。

??目前,上述物企的市值大多集中于20-50亿港元区间,最高的卓越商企服务市值约为93.28亿港元,而最低的烨星集团则只有2.68亿港元。

??其市盈率水平也不高,大约处于腰部位置,低于头部物企,但又高于估值较低的第三方物企。估值最高的星盛商业达到35.19倍,其次为和泓服务、特发服务的34.58倍、32.11倍。

??这三家物企之能够居于偏高位置,或得益于自身的发展定位。比如星盛商业主攻“纯商业”赛道,而特发服务背靠大树,在公建、市政项目上有着独特优势。

分享到:
新闻热点
家居快讯
房产资讯
智能家居
中国宜居网关于版权事宜声明:
“风口”上的长租公寓 谁来维护租客的权益_中国宜居网


关于中国宜居网-媒体报道-人才招聘-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方式
中国宜居网 版权所有 2001-2019
采编中心:010-87878787 广告服务:010-87878788 技术支持:010-87878789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与中国宜居网客服联系 QQ564-56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