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393.2亿元,同比增长31.5%;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金额3340.0亿元,同比增长9.6%。 报告期内,万科实现净利润192.9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4亿元,同比增长29.8%;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35%,较2018年同期上升0.59个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1.06元,同比增长28.8%。 “十年后,万科还会是地产公司吗?我想不是了,如果还是,那也是惨淡经营了。未来,万科要做美好生活的服务商。”这是万科董事会主席2018年6月在万科股东会上的表态。 那时候,万科探索多元化业务已经六年,但培育的成效并不显著,无论是营收的规模或是盈利的状况,在短时间内都看不到取代住宅开发业务的可能性。 几个月后,万科的内部会议文件被曝光,郁亮提出要“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其中万科的基本盘是“住宅开发业务”,郁亮还提及,“三年尚未找到成熟商业模式”的业务可以不再做。 万科发出了“最强音”,彼时舆论的观点都认为,万科将聚焦主航道,而新业务的探索或许将暂告一段落。 这只是硬币的一面。万科管理层不止一次强调,“收敛聚焦”不是“砍树”,而是“修枝剪叶”,新业务还是要做,然而公众记住的总是最具冲击力的部分。 万科过去这半年的关键词,在《致股东书》中是可以被窥探到的,大抵概括起来,就是巩固“基本盘”和寻找“第二曲线”。 郁亮说,万科未来十年的基本盘还会是住宅开发。基于这一判断,万科在土地市场上依然活跃。截至2019年6月30日,万科新增项目的权益地价总额约649.8亿元,均价为6900元/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2.38%、36.53%。 在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拿地排行榜上,今年前7个月,万科的拿地金额超过千亿元,仅次于碧桂园排名第二。 不可否认的是,万科的住宅开发业务正在接近它的天花板,它的规模增速已经持续放缓。上半年,万科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销售金额3340.0亿元,同比增长9.6%,这是近年来增速最低的一次。 在这个业绩发布季,“焦虑”和“担忧”是写在每一家房企脸上的。面对一个“稳健”发展的行业,“树已经不可能长到天上去”,寻找具有潜力且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是当下的必修课。 万科总裁祝九胜说,万科“正处在第三次创业”阶段,它的目的是继续围绕城市发展、围绕客户的需求,构筑第二条增长曲线——万科首提“第三次创业”。 万科仍在寻找它的第二曲线。非开发业务中表现最好的物业服务板块,体量和住宅开发业务暂时还不在一个量级;至于长租公寓、物流仓储等其他业务板块,万科“领先领跑”的优势还在路上。 房地产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相比起来是足够简单粗暴的。从一个野蛮生长的行业切换到精耕细作的范畴,万科至少要先跳出原先的思维。 《致股东书》中,万科说:“我们同时面临两场挑战。一个是彻底告别黄金时代的舒适区,进入高烈度竞争的低容错时代。一个是走出自己熟悉的领域,进入到相对陌生的空间。” 就像祝九胜所言,万科会“敬畏市场、顺势而为,因势而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或将是万科的座右铭,是它持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动力,也是它“第三次创业”成败的指南针。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