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Q3财报背后的隐忧
中国宜居网日期:2019-08-08 20:03:07来源:网络整理
[导读]:京东已经持续6个月保持在盈利状态,“双11”促销期间更是拿出了1271亿的成绩,我们看到了京东的快速增长。从京东发布的Q3季度财报来看,京东净收入为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净利润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9%;年度活跃拥户达2.663亿,...
京东已经持续6个月保持在盈利状态,“双11”促销期间更是拿出了1271亿的成绩,我们看到了京东的快速增长。从京东发布的Q3季度财报来看,京东净收入为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净利润2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9%;年度活跃拥户达2.663亿,同比增长34%。

  而京东在Q3季度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各方的预期,财报发布后股价增长约7%,华尔街一片叫好。那么,在如此高能的表现下,京东与阿里还有多少差距呢?在这背后真的是一片繁荣吗?
  对于京东来说,连续的亏损使得其近年来饱受诟病,值得庆幸的是刘强东并没有受到外界太大的影响,反而利用其在多方面的优势继续发展,终于在剥离物流和金融体系后,电商业务走上了正轨。

  持续增长的背后,在新零售、高端产品上的布局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加上沃尔玛、一号店、腾讯的支持,京东与阿里的差距也在逐渐缩短。未来的京东还将发力人工智能与无人机,以图占据下一个风口。

  剥离物流和金融业务明智吗?
  说实话,京东的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都是赔钱的,但却又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两个业态。一个是对比顺丰,一个是对比蚂蚁金服。京东能做到二者兼具实属不易,足以体现其在战略意义上的价值。

  自营物流是京东一开始就在做的,早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在全国建立了几个大型的仓库,可以保证自营商家的产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货物运送到用户的所在地进行配送。
  如果你在京东有过购物体验,那么一定体验过京东自营物流和非自营物流在运输时间上的巨大差异。所以,一般购买较为紧急的商品时,如果商家没有顺丰发货,最优的选择就是选择京东。

  而京东的金融业务是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对比蚂蚁金服不仅是体量上的差距,在运作模式上也不同。京东金融主要业务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保险、支付、证券等,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不同的是京东金融不涉及外部的支付,仅仅是用于平台内部的消费。其之所以能保持高速的发展,一个是有京东品牌的信用背书,一个是市场用户的需求更旺盛了。

  将这两个业务剥离出来后,其营收数据便不会再体现在京东的财报中。这两个业务虽然商业价值很高,但是并未实现规模性盈利,反而长期的资源投入还会拖累财报。而在他们从幕后走到前台之后,二者在资本运作、业务发展上将会更加开放,不会受到来自于京东平台的约束。对于刘强东来说,虽然这两个业务开放了,依然是京东的重点业务,价值度不会改变。

  京东Q3财报背后的隐忧
  虽然京东2017年Q3季度财报表现很强势,但是我们却看到了在这背后隐藏的GMV增速下降,此外,营收增幅也首次降到了41%以下,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从2015年Q1季度开始计算,京东的GMV增速一直都在下降,如今的32%已经是历史最低。而京东的活跃用户的增长却在34%,也就是说增长的活跃用户已经无法满足平台的订单增长率,用户并不愿意在京东进行购物。

  根据上一财年披露的信息,阿里的GMV为15650亿,京东为6582亿,京东的体量对比天猫有很大的差距。而在天猫还保持近49%的GMV增长的同时,京东却出现了早衰,那么,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京东还能和阿里抗衡吗?

  在市场份额、增速上双双呈现下滑趋势的京东,面临的是现有业态增长乏力,新发力的服饰、快消品等领域又没有能快速发展起来的困境。再加上双十一的“二选一”政策使得大量品牌厂家逃离京东,这对于本就表现不佳的京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京东的问题出在哪?
  这与京东的运营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自营+物流”的模式将消耗平台巨大的资源,同时还要把平台和商家放在同一竞争线上,分食商家的利益,也能容易引发商家的不满。而阿里则是单纯的只做平台,利润全部来自于商家,是一个服务于商家企业的服务型平台。在体量上差距太大的情况下,二者盈利能力的高低也就体现出来了。

  从京东的发展历史来看,今年突然的盈利是有前提的:将物流和金融这两个烧钱的业务剥离出去。这一做法虽然保证了净利润,但是在增长速度上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京东做的是渠道和现金流的业务,其增速主要来自于商家的运营效率的提升,当这个效率提升到临界点时,京东的平台增速自然就会受限。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就要持续烧钱,越是烧钱、越是接近临界点,平台效率就越是难以高速增长,这样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中去。

  但是运营模式决定京东不可能再转向平台型模式,那么,要想摆脱困境就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在主营的3C数码业态表现不佳,快消品、服饰类业态又迟迟未有起色的现在,京东需要寻找新的业态来满足用户,以尽快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结合新技术、新模式来打破运营瓶颈。

  新零售与人工智能能撑起未来吗?
  其实在三年前京东就已经意识到线上线下的结合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刘强东提出了“无界零售”,很直接的说,就是要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品牌一体化,价格一体化,服务一体化。
  这里的一体化是指将所有的渠道统一进行规划和管理,做到线上线下的统一,是为未来的数据化、智能化所服务的。从消费者在购物时间、购物场景的升级,到企业在供应链、营销上的提升,借助于新模式和新技术,京东的核心就是要做到以更高的效率来完成更多的订单,提升平台价值。

  要说到合作伙伴,腾讯绝对是京东最强有力和盟友,二者的交易系统已经打通,用户可以在腾讯系平台上直接进行购物,这样腾讯成规模的流量就能很好的转化为商业价值。以“微信支付+“为基础,将“平台、系统、服务”系于一体化,再通过京东布局的线下无人店铺,将线上与线下打通,但不局限于线上线下,还要将各个渠道、实体之间串联起来。

  而对于京东来说,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投入也是必然的,和联想在AI和大数据上的合作已经开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首先要大力发展的就是物流业务,明年底将京东将要建成首个无人仓库,没有工作人员,完全是由机器人去完成。

  此外,配送员也采会采用机器人或者无人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运作成本。而且京东早前和陕西、四川签订了无人配送协议,未来将会在四川建立数十家无人配送机场,建成后可实现在24小时之内将四川的优质商品运送至全国各地。一旦试点成功,便可以迅速推广到其他城市。

  不同于阿里,京东的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自营的物流系统、金融系统以及电商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互补,促进信息流、资金流和用户流的流通,未来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时间。只要有充足的时间,“无界零售”不只是想想而已。

  笔者认为京东目前的盈利能力也仅仅是暂时的,如果市场份额一再被阿里挤压,那么其即便是有更高效的运营体系也无济于事。在发展新零售、人工智能的同时,确保盈利的状态下,提升GMV、挖掘新的增长点才是总重中之重。

 

分享到:
新闻热点
家居快讯
房产资讯
智能家居
中国宜居网关于版权事宜声明:
“风口”上的长租公寓 谁来维护租客的权益_中国宜居网


关于中国宜居网-媒体报道-人才招聘-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方式
中国宜居网 版权所有 2001-2019
采编中心:010-87878787 广告服务:010-87878788 技术支持:010-87878789
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与中国宜居网客服联系 QQ564-56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