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小白 01 中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并立着一些怀有“瑜亮情结”的城市。 最典型的莫过于成都、重庆,青岛、济南,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沈阳、大连…… 今年以来,青岛与济南这两个山东省内针尖对麦芒的城市,火药味十足,均自告奋勇,要做强自己的综合实力,要提高首位度。青岛要学深圳,济南则提出要向上海讨教。 广州、深圳这两个超级城市,暗中对标从未停止过,当然,主要是省会广州对深圳的挤压,比如当初的港珠澳大桥是双Y,最终变成了单Y。 南京与苏州亦是如此,南京打压苏州最典型的一个案列,就是与上海双面夹击,不让苏州拥有自己的机场。 沈阳与大连,衰弱的这几年,火药味淡了一些,在骨子里还是谁也不服谁。 这种暗地里的你争我夺,并非全是坏事,至少可以相互激励对方,不能松懈,否则就要被对方超越或者甩开。 成都与重庆,同样是一对谁都不服谁的CP。但作为西南地区的双子星,缺了谁都没法带动地区发展,所以中央需要强大的重庆和成都,一起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 为了支持两座城市做大做强,给足了两座城市头衔,包括国家中心城市,还给他们各自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天府新区)。 为了支持重庆、成都联手发挥效应,2016年中央批复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城市群,成为四大城市群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 02 但无论综合经济实力,抑或是产业丰富度,成渝城市群与另外三个城市群,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珠三角升级版)已经上升为了国家战略,成为了世界级城市群,与“一带一路”共同组成了中国四大“天字号”工程。 成渝城市群,相比于三大城市群,低了一个身位。 不过,重庆、成都这两天,正握手言和,开展了座谈会,并签署了包括《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在内的18个协议(方案),为历次川渝会谈签署文件数量之最。 除此之外,座谈会还有三个亮点: 1、成渝达成共识,推动成渝城市群上升到国家战略; 2、四川加入“陆海新通道”; 3、随着多条高铁的开工,重庆市万州区有望成为成渝城市群协作发展的新平台。 最吸睛的莫过第一条,成渝城市群要见贤思齐,向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靠拢,拔到与后三者一样的高度。 本号将其视作,成都和重庆按下的“快进键”。当然,暂时还只是成渝的内部想法,但如果上报,中央也不一定不批,要知道,成渝城市圈对于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性。 这一点,从国家交通规划中可以明显感受到,目前中央划定了4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前三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最后一个是成都-重庆,正好对应着四个城市群。 所谓国家战略,就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实现的战略。 一旦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城市群将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区域发展的重任,还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承担探索任务。 当然,也会享受到比其他城市群更多的政策利好,对于重庆和成都两个核心城市来说,更是如此。双子星有理由做的更强。 03 如果将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貌合神离的成都、重庆,重新团结起来。 重庆与成都的暗斗,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当时重庆是四川最发达的工业城市,但到了1983年,重庆被设立为计划单列市,四川省就嗅到了中央有可能将重庆直辖之意。 四川借着三线调整之机,将许多工业和研究所,都迁往了成都。结果正如四川所料,重庆于1997年挂牌直辖,将整个四川东西分治。 由此,成都与重庆,也打上了心结。在之后的发展中,两座城市的官方通过行政手段抢夺资源,民间则矛盾有所激化。 重庆由于获得了中央天量财政支付转移,得到了快速发展。成都这几年,在四川倾全省之力发展模式下,迅速崛起。 西南双子星的暗斗,并不符合西南地区的大局利益,国家做强做大重庆、成都的初衷,是想着让两个巨头带动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地区。 因此,重庆、成都既然已经达成共识,要将成渝城市群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各个角度来看,本号认为获批的概率还是相当高。 |